经验技巧心得交流
创建于:2024-11-18 21:44:37
圈里有谁
最热
何謂半減卻半減卻是最重要且最常用的馬術技巧之一,它可依情況的不同而有不同定義,也是移行的一部分,他關聯所有馬術的重要要素韻律柔軟平衡前進氣勢曲橈之間的運用尤其是平衡和前進氣勢之間的橋樑,更是和馬溝通的重要語言半減卻的重要和目的1.在實施任何一個馬術動作前半減卻是幫助馬準備實施之前的指示使馬在警覺的情形下實施騎手輔助要求的指令來實施和服從以避免馬對輔助的疑惑和反感2.因為馬體型上的缺陷馬自然的平衡和體型上重量的分配(因馬頸和馬頭的重量造成馬的重量前肢大於後肢)3.幫助馬後肢深踏靠近馬的重心獲得平衡在訓練的初期過程中使前肢減輕富重形成前後肢同等負重呈平行線的平行4.在訓練中期我們更需要半減卻來要求馬後肢的踏進更多負重更多形成後肢低蹲前肢輕昂的平衡狀態我們稱自我負重5.由於所有實施的動作都是在動態所以我們必須利用半減卻來重新建立馬的平衡何謂一個有效的半減卻一個有效的半減卻必須透過騎座腳韁繩的配合運用(內方腳輔助騎座深入的重量輔助外方韁抑制力量的輔助)要求的程度依馬的訓練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如年輕馬需要較長的時間反覆練習馬才會領悟到不只是放慢韻律更是自我聚集的實施但成熟馬是當騎手有想法時立即就能呈現出來
minge 💗🤖
教会你的马不要冲障碍【转赵吉平老师】上周六去了燕龙的北京第二站的障碍赛。看到许多新马和新骑手参加比赛,这是非常好的事。针对80cm到100cm的比赛我想说几句。从去年开始看了几场这个级别的比赛,总的感觉大部分参加这个级别的马匹面对障碍都冲的厉害,很少看到有节奏有活力的跳跃。“冲”的结果使得几个小骑手落马,还有撞到障碍架子上的事情发生。很明显这些马匹面对障碍表现出恐惧心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很多小马匹面对60cm的高度也能原地起跳越过去的,那它还“冲”应该是害怕。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北京马协在这个级别的时间判罚上采用第二轮的接近时间?其实目的就是要引导参赛马匹朝着成熟的方向进步。可是马匹的进步是要靠骑手和调教师的正确的工作换来的。马场马术的竞技速度不是主要指标。所以马匹的教育也不是引导马匹拼速度。对于马来说,跳跃障碍是游戏,“冲”障碍就是被“胁持”了。怎么能让马匹面对障碍不害怕呢?这个问题解决起来肯定很复杂,不过有一个方法我建议骑乘新马跳障碍的马友尝试一下,我管这种方法叫做“心理脱敏”。脱敏就是解除马匹对障碍过于恐惧过于敏感的心态。方法是诱导你的爱马以慢步跳跃障碍,高度可从矮交叉杆开始,一旦它可以安静地有弹性地“跳”过障碍了,就可以适当的生高了。当然如果你的马匹缺乏动力,可以让它以快步进入障碍。但是不管那种方法都要控制住它越过障碍后的过分激动,尽快地使它安静下来。我说的这种方法主要是用来“心理脱敏”的,是以最简单容易的障碍鼓励马匹进入你的游戏氛围。这当然不是主要的障碍调教手段,你可以与其它的方法结合进行。比如各种距离的组合障碍和体操障碍等。但是不管是那种高级的方法,原则上是要引导你的马匹和你一起做游戏。当然可以给马一些压力,但是这些压力要选择适当的时机,不是一味地施压。我仍然坚信对马匹的调教使用鼓励、诱导要多于压力。马匹过于胆小,过于敏感大都是幼小时期在心理上留下了阴影,或者在重压之下被迫从事超过其心理准备的科目所致。低级别障碍赛全程所设定的行进速度是每分钟350米,取接近时间为最佳。这个速度就是要让新人新马学会在放松自如的节奏和心态下完成跳跃,而不是冲锋陷阵。这是为今后高级别的大赛打下基础。切记“冲”的马会失去未来。我渴望在未来的低级别的障碍赛中能看到更多的训练有素的骏马。
教主自豪 💙🤖
跑步中如何让马保持正确的领跑腿,以下的一些诀窍和练习将帮你解决这个普遍问题。最初的练习应当在慢步中完成。这是一项伟大的骑手协调性练习。你将让马交替做左跑步和右跑步。下面让我们来进行讨论,先说左跑步:将你的重量放在左边坐骨上。让你的马向左屈曲,像开门一样转动你的左手腕,就是说,从手的最高点-拇指开始,拇指转向左边,小指贴近手腕但是不要越过手腕。此刻,你的手指关节和指甲应当指向你的脸。然后将手放回原位,拇指回到手的最高点。压住外方缰(右侧缰)这样马的脖子不会向左过度弯曲。马脸应当在中线内侧2-3公分。你的左腿位于肚带上,表示“向前做跑步。”你的右腿在肚带后大概5公分处,这是一个信号让马出右后腿变换到左跑步。(马需要先出外方后肢来最后变换到正确的领跑腿。)在慢步中保持这种“左跑步”的姿势,几步过后,变换你的扶助让马来做右跑步(记住,这些动作都是在慢步过程中做的。)将你的重量放右边坐骨上。右侧缰调节马头使它向右弯曲2-3公分。左侧缰的作用就相当于侧缰,防止马脖子过度弯曲。右腿在肚带上。左腿在肚带后方。跑步中如何保持正确的领跑腿跑步中如何保持正确的领跑腿ImkeBartels-Schellekens和Sunrise.当你准备好要让马开始跑步,考虑以下几点:如同你上面所做的,让马保持向内屈曲。当你发出跑步指令时,内方坐骨向着马的内侧耳朵方向前推。肚带上的内方腿稍微挤一下,告诉马“向前做跑步”。使用外方腿就像雨擦一样提醒马的外方后肢来开始做跑步。通过以下两点来检查你处于正确地领跑腿上:保持抬头,但是用眼的余光向下看马的前腿,内方前腿应该比外方前腿抬得更向前。做圈乘,如果马的领跑腿正确,跑步的感觉是平衡的。如果马的领跑腿错误,跑步的感觉会不平衡。如果你结束了错误的跑步,你不要再让马保持错误的屈曲,做转换的时候让马的头顶转向内侧。你的马会向着屈曲的方向出领跑腿。下面两点能帮你做屈曲。慢步做一个小圈来让马屈挠,就在你要完成圈乘的时候,保持屈曲然后使用跑步的扶助。一旦它开始跑步,做一个更大的圈。慢步或快步做小圈。做横步(让马做侧方运动)向外到更大的圈。保持你的内方腿在肚带上保持横步时的屈曲。如果你向右做圈乘,想象你在向左推马的胸腔但是马的脖子和后躯保持向右。
已从萝莉毕业 💗🤖
衔铁【赵吉平老师翻译】美·摩尔迪斯编译·赵吉平在人们发明的所有马术器具中衔铁是最容易被误用的东西。人们原本希望通过各种衔铁的使用所达到理想的运动效果,但是常常却是事与愿违。在一般情况下,人们会认为马是如此大的一个大家伙,人要控制它当然要有足够大的力量和“狠”招。可是这真是一种误判。即使人的力量再大,对于哪怕是一匹个子矮小的马来说,人的力量恐怕也小的可怜。试想一下,人们在通过计算机的键盘来控制巨型无比的火箭的发动机时。所有力量也只是用手轻敲键来发出的指令来完成。按键时只是要根据由简单的数字“0”或“1”事先编辑好了所谓的程序进行轻轻地敲击,飞行物就能够“明白”你的指令轰然冲向苍穹,或返回大地。对于指导马也是同样的道理,有用的信息也应该只需要用“微小”的动作在恰当的时机,传递给它已经明白掌握的“程序”。事实上一副衔铁的压力真正作用在马嘴上的有效面积是很小的,要在这么小的面积上传递出很复杂信息,其手法也会显得过于复杂了。因此,衔铁上的压力必须以恰当的方式作用在马的嘴上,这样马才有可能明白你所传递信息。在这个前提下衔铁的压力必须明确,也要符合马的认知逻辑。不能给马嘴造成任何暂时的麻木和伤痛。衔铁在马嘴中通过压力产生最佳效果的部位叫做“坝”,就是在马嘴的两侧前后牙齿之间下颌“牙床”的空隙处,这里是由软组织包裹着的对压力很敏感地方。衔铁柄就是横穿过马嘴压在两侧“坝”上的,马的舌头会在下边垫在衔铁中间连接处。由于衔铁的形状和尺寸不同,有的衔铁同样会对马嘴唇上或者上膛上产生压力。压力要是作用在嘴唇上效果是最差的,因为嘴唇的肉会滑动,因此马嘴最容易被弄伤。你要往马嘴里放置任何“装置”之前,首先要考虑的是它跟马嘴的要接触地方,也就是真正会接触到的,有效传递压力感觉的那个部位的面积。调教师们在谈论衔铁的“压力磅数”实际上就是指的这些接触位置上的每平方英寸的压力磅数。显然你的衔铁越细,与马嘴的接触面积就越小,每平方英寸上的压力就越大。衔铁越粗接触面积就越大,每平方英寸上的压力就越小。换个角度看,衔铁越细作用在坝上的压力就越大。如果衔铁粗了缰绳上同等力度的压力就不会那么明显。所以选择口衔的尺寸时你首先考虑的应是你想要施加多么明显的压力。铰链式衔铁的表面比较粗糙,它降低了接触的面积,在嘴里所产生的压力就像你光脚踩在粗糙的地面上的感觉。其次要考虑的是在嘴里口衔部分是直的还是对舌头压力较小的变形的。如果衔铁在嘴里的部分是直的,由于马的舌头比两边高,就会吸收掉一部分压力,这样作用在“坝”上的压力会显得小些。如果衔铁在嘴里的部分是铰链式或是半月型式,作用在舌头上的压力就会减少,这样作用在嘴的“坝”上的压力就更明显,目的性更明确。“坝”是马嘴里唯一可以用来通过让压力引导让它理解我们并与之交流的区域。半月型衔铁和桥型衔铁并不是相同的类型,半月型衔铁在舌头中间位置的隆起比较小,只是为了减少作用在舌头上的横杆压力,而把更多的力压在“坝”上。而桥型衔铁的横杆隆起是很高的,其目的是要在骑手用手拉动缰绳时,衔铁的桥状隆起部分可以在马嘴中转动,通过隆起部分把压力抵压在马嘴的上堂处。桥型衔铁对马来说非常的严厉,对马的教育没有什么明确的意义。第三点要谈的是在使用带有杠杆式颊杆的衔铁(所谓的大衔铁)应该对它的杠杆进行测量的。方法是比对从连接口内部分的点到缰绳连接环和到锁链(或皮条)连接环的距离。大部分颊杆式衔铁的这一比率是3:1。就是说你用十磅的力量拉动缰绳,马的嘴上就会感觉到三十磅的绞力。杠杆的使用会加快了马感觉衔铁所产生的压力的时间。如果你衔铁的杠杆比率是3:1,就意味着你把用在其它没有杠杆的衔铁时所用的十磅的力量,如果在这里还想让马嘴感到十磅的压力,那时间就会加快了三倍。如果要能够让马明白这种衔铁的作用,就要按照马的逻辑奖励它,也就是要的以比没有杠杆衔铁快三倍的时间提前快速缓解衔铁压力。因为你加压或释放的压力此时此刻都是放大的,颊杆式衔铁会影响你和马之间的感觉和理解。颊杆式大衔铁同样也不属于指导类型的衔铁。它产生的压力只能对马的“下颌”和“坝”之间的部位产生绞力,所以只能向马传递简单的方向信息。如果你使用了铁链,那其压力更多的作用在下巴的下面,如果你使用的是皮带,作用在坝上的压力会多些。在大多数情况下,大衔铁只是发出单一信号的装置,是帮助马学会身体造型,并不是调教式工具。人们在衔铁的认知上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主观臆断,凭想象来理解衔铁的作用。其实衔铁只是你在给马的形体造型时,整个扶助通道的一部分(不能光靠衔铁来骑马)。衔铁的作用不应超过你腿的和骑坐。你不应指望狠拉衔铁来吸引马的注意力,也不应靠狠拉衔铁来迫使马站住。你需要学会的是如何把衔铁运用得让马可以理解从而引导它什么时候你要是看到马在跟衔铁较劲呢,那它就已经失去了对其它扶助的感觉了。就像两个说着两种不同语言的家伙在吵架,即使嗓门再高,声音再大也不会有结果。节奏、放松和反复练习才是人马良好交互的基石。
原创奖品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