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技巧心得交流
创建于:2024-11-18 21:44:37
圈里有谁
最热
当你开始跳障碍的时候,你要考虑这五个阶段——接近障碍、起跳、跃起、着陆和恢复。骑手要想做到正确地执行每一个阶段,需要时间和大量的练习。只要骑手觉得在地杆上骑行很舒服,就可以进行跳跃迷你障碍(Cavaletti,一根离地几英寸高的杆子,足够让马跳起来,而不只是跨过杆)的练习。当骑手安全通过迷你障碍,下一步将是练习跳跃一个小的交叉杆(Crosspole)。交叉杆对于初学跳障碍的骑手来说是一个极好的工具,它是所有障碍中跳跃难度最低的。有两种方法去跳这个小障碍:一种是让交叉杆独立存在,另一种是在起跳交叉杆前设三到四根快步地杆。这两种方法的训练效果都很好。交叉杆有利于骑手保持正直地骑过障碍的中心,并利于马匹保持在障碍的中心位置且身体正直地跳跃。这个练习有助于建立马匹和骑手的信心,也有助于让马匹前进。当接近交叉杆时,重要的是骑手要进入前骑坐的姿势,蹬着脚后跟身体向前倾,在起跳后骑手就要向前看,看向落地后他们将要前进的方向。持续进步跳障碍训练应该分阶段进行。为了建立你的力量、平衡感和信心,缓慢而稳定的进步才是光明正途。只要年轻骑手掌握了一线排列的交叉杆的练习,就可以随着骑手的技术水平的提高逐渐增加跳跃的高度、宽度和类型。也许骑手现在已经可以跳跃一段障碍路线了,那就可以通过骑不同的障碍组合来继续提高他们的平衡感和跳跃障碍的位置。不过,基本原理是一样的。保持良好的前进气势、韵律和平衡,并仔细计划骑行路线对于能否正直地接近每道障碍尤为重要。不管是对于骑手还是马匹而言,在尝试和完成每一个骑术训练时,始终注意并做好每个细节这一点非常重要。(马术杂志,文/SueFoley、SusanBarrett编译/Aileen)
老王
轻骑坐在马术中有广泛的适用范围。轻骑坐可以让骑手将体重从马背上移开,在跨越障碍时、外出骑马时和骑年轻马时常常使用。根据使用的场合不同,以及身体前倾幅度的不同,它又衍生出不同的名字,例如:越野骑坐和障碍骑坐。障碍鞍或综合鞍的形状适合轻骑坐时使用,向前伸展的鞍翼和前鞍包设计帮助骑手正确地进行轻骑坐。马镫带的长度相比于舞步骑坐来说短很多。依据不同情况,实际的长度各有不同。对于中等程度的轻骑坐来说,缩短2-3个孔可能就够了,但在前倾程度更大的情况下,骑手的体重完全不由马背承担时(如跳障碍和越野),则需缩短多达4-5个孔的长度。注:使用轻骑坐可以让骑手很好地调整平衡和步伐。骑手也要能在不同形式的轻骑坐之间平稳转换。骑手调整臀部到上半身向前倾的幅度来进行轻骑坐的调整——角度取决于当时的实际情形。骑手体重更多地由大腿、膝部和脚后跟来承担。在比较温和地轻骑坐时,骑坐尽可能近地接近马鞍,这样利于骑手更安全地保持平衡。在快速行进和跳跃障碍时,骑手从马背移开的体重越多,则骑坐离开马鞍的程度越大。和舞步骑坐时一样,轻骑坐时骑手的骨盆、髋关节和大腿必须柔软。上身僵硬或是上身动作过多都是错误的,会干扰马匹和骑手的平衡。轻骑坐时,由于镫带短,骑手膝部更加弯曲。骑手通过其膝部紧密牢固地靠在马鞍上来保持他在鞍中的平稳。小腿放在肚带旁,小腿内侧平坦部分接触马体,用于给出前进的辅助。小腿向后滑会不利于骑手保持平衡。在跳跃障碍时,这种错误常导致骑手过早回身到正直状态,阻碍前进,进而干扰马背部的工作。脚稍微推入脚镫,最宽处在踏板位置上。脚总是保持在身体重心的下方,确保骑手时刻平衡。脚后跟应当是身体的最低点。脚踝应当灵活并微微弯曲,这样能提供一个稳定,有弹性的支撑,同时使小腿保持稳定。如果脚后跟抬起,骑手不能正确吸收运动,小腿向后滑的话,他就会先于马的运动。注:牢固的膝部位置,恒定的小腿位置和向下沉的灵活脚后跟构成了轻骑坐的基础。上半身的前倾姿势是通过臀部弯曲而获得的。脊柱应当保持自然形状,一定要避免背部凸起或下凹。上臂略微前探,肘部稍位于身体之前。前臂向外伸出,前臂、缰和马嘴成一条直线。轻骑坐同舞步骑坐一样,缰和腿的辅助应当独立于骑手身体的运动。双手指关节垂直,放于马脖两侧。缰的长度取决于骑坐前倾的幅度。头部应自然正立,看向前方。跳障碍时,骑手需要有特别好的平衡,以便能在跳跃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跟随马的运动,进行相应的位置调整。请注意以下几点:(1)起跳阶段中,骑手从臀部向前弯曲身体保持轻骑坐;与此同时,充分下压脚后跟,保持小腿在肚带两侧,防止后滑。障碍高度更高时,骑手身体在起跳时需向前弯曲更多。(2)当保持骑坐、膝的位置和脚后跟下沉时,骑手必须沿着马嘴方向给出足够的空间,让马的颈部进行必要的伸展。此时与马嘴仍保持轻的联系。(3)当处于障碍上方时,身体更为前倾,骑坐与马鞍间的空间更大。空间的大小取决于障碍的高度和马背拱起的弧度。重要的是骑手要平稳地跟随马的运动,并保持平衡。(4)落地阶段期间,应根据马的重心变换来平稳调整上身的位置。骑手应避免身体前倾或滞后于马的运动。回直身体过快会阻碍马的背部正常工作,导致后肢的不正确使用(“后肢错误”)。(5)在接近障碍时、跳跃过程中和落地后,骑手的膝盖和小腿应尽可能地保持稳定。整个跳跃过程中,手部保持稳定,与马嘴保持弹性联系。特别是骑手的头保持直立,这样在落地时能看下一道障碍。(6)出障碍后再回首看身后的障碍并不是一个好习惯,会扰乱马与骑手的注意力。(马术杂志,编译/赵莹)
老王
长缰打圈法【图5】如图5,驯马师在马匹口衔铁的两侧各固定了两条调教索,并将外侧调教索绕到马匹后肢的后面。有些驯马师习惯把调教索直接拴到口衔铁上,在骑马的时候,缰绳也是要固定在衔铁上的,所以在训练的时候,他们认为没有必要把调教索系到调教笼头的鼻革上,但是这需要很高的技术要求,要保证调教索与马嘴的正确接触。使用长调教索的好处是可以让马匹无需停止就可以做双方向的圈乘。双手各执一根调教索,让马匹先向某一方向运动,当它开始前进的时候,把外方调教索轻轻拂到其后膝关节上。转换方向的时候,先走向马匹的肩部,与它保持同样的运动方向但是略微领先于它,然后缓慢并坚定地转移两手的重心,即控制住外方调教索的同时要缰收紧,将内方调教索给缰放松,直到马匹完成方向的转换为止。当它明白驯马师的意图时,练习得越多,方向转换得就越流畅。伸展而放松【图6】只要在圈乘中马匹获得了安全感并开始放松下来,它就会做伸长与受衔的动作,这对于正确塑造肌肉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图6中,马匹正在积极伸展向前,接受侧缰,自主寻找衔铁。每当它们这样做的时候,本文的驯马师愿意让马匹在这种状态下结束训练,他会告诉马匹这样做伸展非常好,并结束训练。就像人“少食多餐”一样,马匹训练也要“少量多次”。“熟能生巧”,驯马师建议马主或者骑手将该系列文中(上/中/下)的训练持续练习几周的时间。记住,不能强迫马匹做能力之外的事情,每让它接触新的挑战之后,记得要给它减压,并且做一些让它感觉舒适而自在的事。小贴士:(1)永远要让马匹先熟悉调教索以及缰绳。(2)多次进行打圈练习可以让你在这方面熟能生巧。在训练毫无打圈经验的马匹之前,你应该先用懂得打圈训练的马匹练手,积累经验。当你调教新马的时候,你的技术动作就应该相当正确了。(3)所有新鲜的事物或技巧都需要一步步地教授给马匹。当你感觉到有些操之过急的时候,退回来慢慢地教,要让它们感到适应并且自信。(马术杂志)
老王